欧美一级特黄刺激爽大片,亚洲一级成人,日本久久道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為什么碳源投加計算結(jié)果是負數(shù)?我總結(jié)了這三個原因!

   日期:2021-09-02     來源:環(huán)保工程師    瀏覽:662    

北極星水處理網(wǎng)訊:碳源投加的計算公式的介紹有很多,但是有些小伙伴反映利用公式算出來的值是負數(shù)。其實碳源的計算萬變不離其宗,只是很多文章照搬前人留下的公式,沒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講解,讓很多人看不懂,碳源投加核心其實就是思路的正確!

一、碳源投加計算為什么是負數(shù)?

1、計算公式選擇錯誤

計算碳源的投加量,選對計算公式是關(guān)鍵,而計算公式的選擇,工藝確定是關(guān)鍵,例如除碳工藝選成了脫氮工藝的碳源計算公式計算結(jié)果為負數(shù),實例:

進水cod200mg/l,氨氮:15mg/l

以除碳公式計算:15*20-200=100

以脫氮公式計算:15*6-200=-110

2、碳源本身不缺

碳源本身不缺,但是因為某些控制原因,去除效果不理想,認為是碳源不足導(dǎo)致的,例如生物除磷工藝需要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來達到磷的排放,碳源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假如剩余污泥排放少,磷的去除效果自然差,實例:

這個是一位粉絲小伙伴問的問題:總磷不到20(我們按19計算),cod300左右,公式算出負數(shù)了,我想去除磷!

根據(jù)除磷工藝計算:19*15-300=-15

看結(jié)果,其實系統(tǒng)不缺碳源的,為什么除磷效果差,大概率是我上面說的原因,剩余污泥排放的問題(也就是泥齡控制的問題)!

3、選值不對

進水碳源在流程中去除掉了一部分,但是選值卻以進水碳源為基準!例如在有氣浮預(yù)處理的脫氮工藝中,氣浮本身可以去除一部分膠體碳源,但是計算時卻沒有扣除!實例:

進水cod2000mg/l,氨氮:300mg/l,氣浮去除率20%

按進水cod計算:300*6-2000=-200

按氣浮出水cod計算:300*6-2000*1-20%=200

在這個工藝中tn的去除率是不達標,如果按進水cod計算,碳源是足夠的,計算結(jié)果為負數(shù),實際上碳源是不足的,只有按氣浮出水cod計算才是正確的!脫氮工藝前加氣浮或者其他去除cod的筆者見過很多,一般建議是省略預(yù)處理!

二、碳源投加的最強思路總結(jié)

碳源投加量怎么才能計算正確?筆者從最深處入手層層剝繭來看本質(zhì),只要你看懂了本文,以后那些所謂的碳源投加計算的文章都不需要看了!當然僅供參考!

1、工藝的判斷

很多小伙伴對于碳源的投加認知,還停留在初學(xué)階段,只認識cnp10051,cn比控制在4-6,但是,這些比例到底啥時候用?啥工藝用呢?可能分不清楚!所以,碳源投加首先必須分清楚自己是什么工藝!除碳?脫氮?除磷?還是脫氮除磷?

如何區(qū)分?

很簡單!記住這幾個判斷點:除碳工藝就是單純的曝氣(例如單純的曝氣池、單純的mbr、接觸氧化、經(jīng)典sbr等);脫氮是經(jīng)歷的缺氧和好氧的交替(例如ao帶內(nèi)回流,氧化溝、aao等);除磷是經(jīng)歷的厭氧與好氧的交替(ao不帶內(nèi)回流、aao、氧化溝等);脫氮除磷是經(jīng)歷了厭氧、缺氧、好氧環(huán)境的交替(aao、氧化溝等)。

脫氮工藝碳源一定要投加到缺氧池進口,除磷工藝碳源一定是投加到厭氧池進口!脫氮除磷工藝可以分布投加!

除碳工藝為什么加碳源?

這里必須啰嗦幾句,要不等理解計算后會有疑問,除碳工藝不只是除cod,還協(xié)同除氮除磷,就如同筆者雖然看著很帥,其實,心靈也是很美的!所以,除碳工藝中你只要負責把這幾個營養(yǎng)比例配齊就行了,本文是碳源投加,設(shè)定的是ntp充足的情況下,但在正常情況下,tp往往太多了,實際上不會以tp的數(shù)值去配平的,這一點要關(guān)注一下!

2、營養(yǎng)比例的選擇

分清自己是什么工藝之后,就要選著營養(yǎng)比例了!

除碳工藝:cnp10051

脫氮工藝:cn4-6,取中間值5

除磷工藝:cp151

3、碳的數(shù)值選擇

很多同行對碳源計算使用cod還是bod比較疑惑,個人的思路是工程中使用cod計算,這樣就有一個余量的緩沖,不至于碳源投加的過量,既然一切為實際服務(wù),那什么情況下計算都選擇cod是錯不了的!

所以,選擇cod還是bod?

那就cod吧!

4、氮的數(shù)值選擇

對于氮的數(shù)值選擇,大部分小伙伴是分不清的,也常常忽略這一點!

記住一點!

除碳工藝選擇tkn(凱氏氮,氨氮+有機氮的值),不過對于市政污水,沒有工業(yè)廢水混合的情況下,有機氮很少的,可以直接用氨氮,反正你自己的來水有沒有有機氮自己清楚,自己判斷!

脫氮工藝選擇tn(總氮,氨氮+硝態(tài)氮+有機氮的值),為什么除碳工藝沒有硝態(tài)氮,這里說清楚一下,大家理解后就能記住了,因為單純的除碳工藝,微生物無法利用硝態(tài)氮代謝(合成+分解)只能利用氨氮,而硝態(tài)氮對于脫氮工藝的反硝化階段恰恰是必須的電子受體(受氫體)!

5、 磷的數(shù)值選擇

沒什么好說的,數(shù)值多少就是多少!不過前面說過tp一般過量,這個數(shù)值不用!

6、單位換算

對于碳源投加的計算,我一直強調(diào)其實就是單位的換算,這一步,很多小伙伴會算出錯,這個考驗的是高中的物理知識。

不過,筆者把換算過程寫下來,記住這個比例以后就不會出錯了

1ppm=1mg/l=1g/m^3=0.001kg/m^3

7、通用公式

平常碳源投加公式都不詳細且不統(tǒng)一,本文給大家統(tǒng)一一下:

1)除碳工藝:

x=進水量*20*n差值1-c差值)/碳源cod當量

其中:

x——除碳工藝碳源投加量

n差值1——進水氨氮(或tkn-排放要求的氨氮

c差值——進水cod-出水cod

2)脫氮工藝:

y=進水量*5*n差值2-c差值)/碳源cod當量

其中:

y——脫氮工藝碳源投加量

n差值2——進水tn-排放要求的tn

c差值——進水cod-出水cod

3)除磷工藝:

z=進水量*15*tp差值-c差值)/碳源cod當量

其中:

z——除磷工藝碳源投加量

tp差值——進水tp-排放要求的tp

c差值——進水cod-出水cod

脫氮除磷工藝:

w=進水量*5*n差值2+15*tp差值-c差值)/碳源cod當量

其中:

w——脫氮除磷工藝碳源投加量

n差值2——進水tn-排放要求的tn

tp差值——進水tp-排放要求的tp

c差值——進水cod-出水cod

 


 
注:此網(wǎng)站新聞內(nèi)容及使用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僅供讀者參考,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或冒犯,請聯(lián)系刪除,聯(lián)系電話:021 3323 1300
 
更多>同類資訊

相關(guān)產(chǎn)品推薦
預(yù)約
7
收藏
42
掃一掃打開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