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家電業(yè)除了這幾件大事外,你還知道哪些?
2021年中國家電業(yè)波瀾不驚,有喜有憂。在這一年里,整個行業(yè)都在疫情的影響下艱難復蘇,更是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艱苦攀爬。
年終之際,筆者針對整個家電業(yè)的熱點資訊復盤。我們從下面的幾件事情的回顧中,體會這一年家電江湖的“風起云涌”。
(圖片來源:拍信創(chuàng)意,侵刪)
“冰箱出口之王”奧馬電器被tcl強勢收購
從2021年1月開始,tcl家電正式聯手中新融澤,連續(xù)增持奧馬電器的股份。1月8日至1月27日期間,tcl家電一方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占公司5%股本的股份。2021年1月15日,tcl家電通過競拍拿下奧馬電器4047.44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73%。
此次收購,歷時約半年。自今年1月起至5月,tcl家電及其一致行動人中新融澤六次增持奧馬電器股份,五次以股東身份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其中,前三次提議均被奧馬電器以單獨持股比例不足、單方面提交提請函以及繞開董事會、直接向監(jiān)事會提議的理由拒絕。
最終李東生入主奧馬電器。5月11日,奧馬電器發(fā)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變更為tcl家電集團,實際控制人從趙國棟變更為tcl的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李東升。至此,從今年1月8日以來,tcl入主奧馬電器的攻勢持續(xù)4個月,終于落下了帷幕。
奧馬電器由蔡貳拾創(chuàng)立于2002年,2012年在中小板掛牌。公司主營冰箱制造和銷售,由于常年超七成營收來自海外,奧馬電器也被稱為“出口冰箱之王”。眾所周知,彩電一直是tcl傳統(tǒng)強勢業(yè)務。然而和彩電業(yè)務相比,tcl在白電業(yè)務整體比較羸弱。在線上市場,tcl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產品的市場份額只有個位數,與第一陣營的品牌相去甚遠。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拿下奧馬電器,意味著tcl家電將在冰箱出口方面打開局面,彌補“白電”業(yè)務(指空調、冰箱、洗衣機)短板,更顯露了李東生“黑白通吃”的雄心。
國美重磅推出“真快樂app”
進入2021年以來,國美零售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熱點之一。隨著國美創(chuàng)始人的回歸以及一系列戰(zhàn)略的落地,國美零售股價也進入了上升通道,一度升至2015年來新高,年內累計漲幅已達150%。1月12日,國美重磅推出新物種――“真快樂”app?!罢婵鞓贰盿pp定位為一款娛樂化、社交化的零售平臺,提供有趣、實惠的線上購物方式,旨在讓用戶的購物過程充滿美好快樂的體驗。作為一款娛樂化、社交化的購物app,“真快樂”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與年輕人打成一片。
“真快樂”app是國美以創(chuàng)新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更是國美再攀高峰利器。國美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對“家 生活”的需求和理解正在飛速升級躍變,面對新形勢、新需求,國美要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更要以創(chuàng)新引領拼搏,以全新的用戶思維、科技思維、平臺思維、生態(tài)思維為指引,以“真”“快”“樂”為經營要素,全速提升自我,全面賦能伙伴,全力將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傳遞給廣大消費者,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yè)恢復原有市場地位。
業(yè)內人士指出,國美想要通過把娛樂化、社交化結合零售,打入新生代消費群體,拓寬市場。以目前“真快樂”的成長速度,18個月的愿景落地可能性很大。
小米攪局oled拉低行業(yè)平均價格
oled電視一直被行業(yè)視為高端產品之一,各個廠商在oled電視的定價上都保守著6000元的底線。然而,當oled電視遇到以“價格屠夫”聞名于世的小米,其結果可想而知。
8月份,小米直接推出兩款oled電視產品,首發(fā)價格分別是4999元和6999元。此舉直接打破了傳統(tǒng)oled電視的市場格局,oled電視的“價格戰(zhàn)”就此拉開序幕。
雖然小米攪局oled市場讓眾多品牌方極為惱火,但站在消費者立場上,這顯然是一件好事。市場競爭程度、產品成本控制等問題并不是消費者要思考的內容,消費者想要的無非是“物美價廉”。
小米的“價格戰(zhàn)”來勢兇猛,但卻深受消費者喜歡。這一點從數千萬小米“死忠粉”的體量中可見一斑。對于消費個體而言,追求性價比依舊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基本消費理念。
海爾張瑞敏功成身退
11月5日,海爾集團創(chuàng)始人、“人單合一”模式的首創(chuàng)者張瑞敏正式辭去董事局主席職位,并由海爾集團的老將周云杰接任。作為和任正非齊名的“40后”企業(yè)家,張瑞敏更加重視自身對管理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海爾集團多年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正是在張瑞敏的帶領下不斷創(chuàng)造歷史。
點評:張瑞敏先生轉戰(zhàn)幕后,海爾集團內部平穩(wěn)過度,更是向外界釋放了巨大的穩(wěn)定信號。同時讓外界看到了海爾集團正是依靠制度的傳承,才成為一個有永續(xù)經營能力、全球化不斷提速的企業(yè)。
在重大歷史關鍵時期,企業(yè)能夠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做到領導者有序交接,對外展示出的凝聚力和綜合實力有目共睹。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投資者和消費者極大的信心。
格力接班人上熱搜
一名外語學院的美女學霸孟羽童,在參加某綜藝的過程中被董明珠賞識。在節(jié)目尚未結束時,就被破格錄用為格力正式員工,并成為董明珠欽點的“接班人”。
此事一出,網友們議論紛紛,對孟羽童的個人討論和董明珠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眾說紛紜,相關話題不斷沖擊微博熱搜榜,成為11月的熱點話題。
相比于海爾集團換帥的平靜,格力未來“接班人”的消息就顯得過于熱鬧。從大眾傳播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無疑迎合了大眾的“逆襲”心理和期待英雄的心理需求。
平心而論,誰不想年少有為,剛剛二十幾歲的年紀就被位高權重的大人物重點培養(yǎng),并成為一個龐大企業(yè)的未來掌舵人?
但從客觀角度分析,孟同學的未來還有太長的路要走。畢竟,這個世界是從不缺少天才和強人的,但最終能否成長到自己理想的高度需要經歷磨難。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孟同學似乎正在走一條直播網紅之路,這與董明珠口中的接班人相去甚遠。倒是接班董明珠,成為網紅主播的概率會更高。
蘇寧易購張近東辭任
“零售是- -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未來很遠。今天我選擇了更進一步的放手支持, 主動向董事會申請辭去易購董事長職務,只擔任名譽董事長。”2021年7月12日晚,蘇寧易購董事會改選,創(chuàng)始人張近東宣布辭任蘇寧易購董事長,擔任名譽董事長,并向員工發(fā)送了這樣一封***。
當天蘇寧易購發(fā)布董事會成員變動的公告。公告稱,董事張近東向董事會提出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董事會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孫為民辭去公司副董事長、董事任職;董事孟祥勝辭去公司董事任職;董事楊光辭去公司董事職務。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張近東是實體零售行業(yè)的杰出代表和佼佼者,毋庸置疑。1990年, 27歲的張近東開始創(chuàng)業(yè),由南京一家空調專 營店起家,快速成長為全國性的家電連鎖零售商。30年間,張近東打造了龐大的蘇寧帝國,覆蓋零售、金融、 地產三大板塊。
但自從2014年來,隨著蘇寧易購大踏步追趕式向電商轉型,在京東、拼多多、阿里系等互聯網巨頭的擠壓下,身為線下之王的蘇寧易購債臺高筑,經營業(yè)績日益慘淡。截至2020年9月底,蘇寧易購債務已達469.56億元。
這艘在中國零售行業(yè)行駛30余年的大船在與其經驗最豐富的船長張近東作別后會駛向何方,新的掌舵人能否乘風破浪,將拭目以待。
格蘭仕完成惠而浦(中國)要約收購
去年格蘭仕向惠而浦(中國)發(fā)起了收購要約,該收購要約直到2021年3月才在中國獲批。2021年5月8日,惠而浦發(fā)布要約收購完成交割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格蘭仕持有公司股份391,661,649股,占公司總股本51.10%, 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梁昭賢和梁惠強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日,惠而浦宣布,經董事會表決通過聘任梁惠強為公司總裁。梁惠強為格蘭仕集團的董事長梁昭賢之子,曾任格蘭仕副董事長。
如今,格蘭仕依托全產業(yè)鏈制造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而惠而浦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百年家電品牌也在不斷打造出新的優(yōu)勢。7月28日, 格蘭仕集團和惠而浦(中國)品牌戰(zhàn)略升級暨新品發(fā)布會在合肥成功召開。格蘭仕攜全新品牌易廚,惠而浦(中國)攜"帝度亮相,旨在凝聚雙方多品牌資源優(yōu)勢,融合全球領先的中國制造與百年品牌的創(chuàng)新基因,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全套家電解決方案。
業(yè)內人士認為,一個是引領中國家電產業(yè)發(fā)展的國民家電,一個是享譽百年的國際家電品牌。格蘭仕和惠而浦(中國)兩個企業(yè)的強強聯合,格蘭仕、惠而浦、易廚、帝度四個品牌的優(yōu)勢互補,勢必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 - 站式響應和滿足全民美好生活需要。